top of page
搜尋

【香港01】導師喝罵2歲女童 小朋友反應與教導方法息息相關 / 文:周聿琨 6/6/2022

已更新:6月19日


近日網上流傳一條有關一位年約兩歲小孩的行為治療課,由於上課時未能完成導師的指示而被責駡,當場情緒失控哭泣。雖然我們未能完全掌握個案的實況:孩子的背景、實際的特殊需要或問題、正在進行什麼具體治療,亦未能掌握片段中導師實際的資歷及教學法,再者,片段來源亦未明確,教育心理學家周聿琨在此只可以向大家分享一下一般兩歲小孩「幼年反叛期」(Trouble 2) 的特徵和處理。


兩歲的小孩通常已經掌握好說話和走路,活動範圍擴闊了,來去亦自如了許多。Trouble Two顧名思義會帶給父母「麻煩」多多,由小朋友情緒反覆,一時開心活潑,一時又會情緒暴躁、亂發脾氣。他們總是主見多多,甚至「包拗頸」,每天挑戰父母的底線!凡事親自做,拒絕父母幫忙,家長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真叫人費煞思量。


小朋友能否了解別人的指令和要求,跟父母或導師的方法很有關係。就片段所見的事件,可以考慮以下處理方法:


(1)應找出小朋友不聽話的原因:


片段中課程的指示,可能對於小孩子來說較難,所以未能完成導師的要求。此外,亦可能是小朋友當天身體不舒服,例如前一晚睡不好或肚子痛,引致狀態不足。當值導師應以溫和語氣,先了解當時的情況,找出原因,再對症下藥。鼓勵孩子好好地說話,將需求簡單說出,也可助他們舒緩情緒。切忌用「罰」的方法處理(叫他「企番好啲」、「執返紙巾」、「戴好口罩」),可以算是大費周章但成效不大。


(2)宜先處理情緒 再加以鼓勵:


當孩子情緒不穩定時,導師宜首先安撫孩子的情緒,配以簡單二選一的指令,例如:「導師見到你想拋波但做唔到,你好忟憎。你想繼續試,還是想老師幫手?」如小孩子未能完成,建議先調節活動的難度,讓她容易從「完成指令」中獲得成功感;再獎勵孩子的正向行為,例如用她喜歡的小食、印仔、貼紙等,讓好的情緒被強化。最後,具體化鼓勵孩子:「你有咁多貼紙!即是可以唔忟憎,仲做得很好呢!」好好跟孩子建立關係,再糾正其他行為問題時,效果會相得益彰。


(3)簡化指令 圖片或親身示範:


如果小朋友正值「Trouble 2」的成長期,又有可能真的有特殊學習需要(SEN)或有言語溝通上的問題,那麼導師就須更有耐性解說,並簡化指令,以配合孩子相應的言語理解能力。除導師的親身示範外,清晰的「視覺提示」,如圖片提示何謂坐得好、要怎樣做才合乎要求等等,可令小朋友學習更得心應手。


其實Trouble 2 的小朋友具有無比的探索精神,父母不妨在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讓他們嘗試,例如洗水果、倒水、掛衣服等。父母可以先判斷孩子有多大程度能完成這事,並適時給予提醒或示範,引導孩子解決問題,這樣也可減低孩子因處處受限而出現的負面情緒。


以上報道亦可到經濟日報的網頁查看。

https://bit.ly/3x3NXYc


43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狼來了》嘅故事教導小朋友要誠實,但係由小朋友開始學識咗講大話,就一發不可收拾。家長覺得一定係小朋友學壞了,擔心佢之後形成惡習變得成日講大話?又或者小朋友講大話越來越叻,大話一個蓋一個,根本分吾清佢邊句真邊句假。小朋友講大話,係咪知道自己做錯,為了逃避懲罰、逃避我們的責罵而講的嗎?背後真正的動機和原因是甚麼? 小朋友擅於觀察、學習,通過觀察人們的行為而構造出自己的行為模式。在某些情況家長的教養行為

小男孩🧒在遊戲室常常活現飛機失事,一架架戰機、直升機失控地墮入沙池🛬🚁🛩 遊戲治療師👩留心留意撞毀嘅細節,其實每架都盡了每最後嘅力去控制令傷亡減到最少! 👩“就算失控無可避免,事件不斷發生,每個都好努力去做最後嘅控制,好驚險中都見到每個嘅努力!” 小男孩🧒鬆了一口氣,說:“全部傷者得到救援,準備上機” 另一邊救援機組到達。 👩“有時失控嘅事救唔返,全部人救得返,可以重頭嚟過,仲有希

「毒親」一詞源自toxic parents,指的是對孩子帶來負面影響的父母。家長不自覺的行為或管教方式,有可能會一不留神便產生了對孩子的傷害,包括各種過分操控及高壓教育。 完美主義父母以「為了孩子好」為名,完全不顧孩子的感受與想法,將自己的價值觀完完全全地套用在育兒方式之中。對孩子的行為表現有著極高的期望,對所有方面都精益求精。為提供「最優質」的教育,有時候力臻完美的家長會過分灌輸自己所追求的價值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