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同理心中產生同理心 Empathy generates empathy

小男孩4節中很多主題都是懲罰與跟妹妹關係中嘅掙扎。


“佢要受懲罰因為佢樣衰” 佢會講出好多取笑嘅說話,將要受罰嘅對象一個個活埋。

“啲bb真係好黑人憎,連怪獸都驚左佢”

遊戲治療師喺遊戲室,用同理心回應: 喺咁多相處困難嘅情況,除左懲罰依啲對象,好似無晒辦法咁。依啲情況,真係令人苦惱 😔。


🤷‍♀️究竟當小朋友喺遊戲室玩咁多負面主題,真係用同理心有用? 唔會助長依啲行為嗎?🤷‍♂️

小男孩嘅父母喺第一次家長面談,大大表示哥哥成日傷害細妹嘅苦惱,兄妹嘅關係無論說幾多教,點樣嘗試公平,哥哥都係"針對"細妹。

4節遊戲治療後再見家長,家長分享:佢有連續2日,面對細妹嘅野蠻,小男孩話要"關機",要洗走啲嬲。之後仲禮讓妹妹,唔同佢計較。🤠

兄妹關係,如同各樣關係,誰的不是,是是非非,計盡邊個啱或如何公平,沒完沒了。 遊戲室好像有個朋友,明白你在關係中的各樣苦水,遊戲治療師不會談論是誰對錯,而是我明白你在這些關係中嘅困難同困惑,感受被人接受,在同理心中產生同理心 (Empathy generates empathy),關係中得到出口。


誰想滿腦子負面諗頭🤷‍♂️🤷‍♀️❓

在安全嘅空間直話直說,用遊戲表達這些掙扎,小孩子知道自己不是孤立無援,沒有助長負面行為,反而容出空間自我調節。❤


4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狼來了》嘅故事教導小朋友要誠實,但係由小朋友開始學識咗講大話,就一發不可收拾。家長覺得一定係小朋友學壞了,擔心佢之後形成惡習變得成日講大話?又或者小朋友講大話越來越叻,大話一個蓋一個,根本分吾清佢邊句真邊句假。小朋友講大話,係咪知道自己做錯,為了逃避懲罰、逃避我們的責罵而講的嗎?背後真正的動機和原因是甚麼? 小朋友擅於觀察、學習,通過觀察人們的行為而構造出自己的行為模式。在某些情況家長的教養行為

小男孩🧒在遊戲室常常活現飛機失事,一架架戰機、直升機失控地墮入沙池🛬🚁🛩 遊戲治療師👩留心留意撞毀嘅細節,其實每架都盡了每最後嘅力去控制令傷亡減到最少! 👩“就算失控無可避免,事件不斷發生,每個都好努力去做最後嘅控制,好驚險中都見到每個嘅努力!” 小男孩🧒鬆了一口氣,說:“全部傷者得到救援,準備上機” 另一邊救援機組到達。 👩“有時失控嘅事救唔返,全部人救得返,可以重頭嚟過,仲有希

「毒親」一詞源自toxic parents,指的是對孩子帶來負面影響的父母。家長不自覺的行為或管教方式,有可能會一不留神便產生了對孩子的傷害,包括各種過分操控及高壓教育。 完美主義父母以「為了孩子好」為名,完全不顧孩子的感受與想法,將自己的價值觀完完全全地套用在育兒方式之中。對孩子的行為表現有著極高的期望,對所有方面都精益求精。為提供「最優質」的教育,有時候力臻完美的家長會過分灌輸自己所追求的價值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