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孩子扭計買玩具點算好?

已更新:10月8日

傳說孩子去玩具店扭計要買玩具,說甚麼都不肯放下,但只要跟孩子做這個,他們就會開心的放下原本還緊緊握在手中的玩具,而且還會在幾分鐘之內把事情忘記的一乾二淨,感覺好像是已經把事情完成了一樣!

這位美國家長 #KristinaWatts 放了這方法上網,吸了五萬個like, 這方法到底是怎樣實行呢?我先把文章介紹的方法總結一下:

1)每當孩子們有想要的東西時,爸媽可以先稍作停頓;

2)不要馬上否定他們,而是對孩子們想要的東西作出簡單的評論;

3)媽媽幫你用手機跟玩具拍照,然後說會傳給聖誕老人/親人/老人家之類。

如果你跟足來做,我相信九成家長都話唔work, 原因係做法忽略了以下的教育方法:

第一步,係要認同孩子覺得玩具很吸引。「係喎真係幾靚/幾好玩/真係好吸引!」同理心站在孩子的一方,讓孩子易於接受你接下來的提議。不要用大人的目光看玩具,例如說:「大把嘢靚過佢啦!」「我覺得唔好玩!」之類的說話。

對於第二步,我會先教導孩子做正確的決定(decision making)。怎樣是好的決定呢?就是「對的時候」、「買對的玩具」。如果還沒到聖誕、生日、考完試等,又或者大減價等(自小教導孩子唔好大花筒),我就會提議孩子等「對的時候」。至於「對的玩具」,就要思考在家有沒有類似的玩具、玩具能否和兄弟姊妹分享、家居空間能否容納等,重點是把你的思考過程,用「說的方法」分享出來(“Think aloud” - 我知好多大人都不會!) 。

對於第三步拍照,個人育兒經驗分享:這個方法對2-6歲(小學以下)的孩子有點用,但對付更年長的孩子就不行了。至於把相片傳給聖誕老人?如果孩子比較現實,不相信聖誕老人之類的童話,你的方法就不管用;把相片傳給老人家嗎?你往往影完相卻忘記了跟老人家溝通,結果就...(你懂的!)。較好的方法是教孩子用我的手機建立一個心愛玩具清單(wishlist)的相片集,「將來有機會減價再買啊!/ 可能會遇著更好的玩具啊!」然後才拿著玩具拍照。把這些玩具相片都集在一起,又是一個教導孩子組織的活動。

第四步:日後要重新回看這些相片。這時孩子再看到玩具的相片也許會感到興奮,但想買的慾望也許沒有那麼強烈了。引導開始懂得反思的孩子(大約五、六歲)明白衝動的一刻會做錯決定,這個也是養成孩子能「延遲滿足」(delayed gratification)的好習慣。

最後到大人,如果太太/丈夫是購物狂,這個方法也管用,不妨試試。



周聿琨

服務總監 / 教育心理學家

109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