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小朋友的Gym room

「我想帶走依塊膠布呀」

小男孩走出遊戲室,他將他親手貼過在遊戲治療師身上的膠布示意要將它收藏,媽咪見到好奇萬分。


我常說遊戲室是小朋友鍛鍊自信自主,work out自己有能力信❤muscle的Gym room。


在遊戲室的一點一滴,看到小男孩的進步:


1.小男孩不再每有困難就走到我面前求助

2.他有晒主意自己點樣玩,不再每隔5分鐘走來問我剩下幾多時間(不再擔心不懂如何處理這45分鐘)

3.可以顯示到自己能力,治療師的接納讓他耐心的解決問題。他嘗試了3次,終於打開了膠布的包裝,我感覺到他的腦袋好像飄左上天一樣。他很滿意自己一手一腳解決問題,他萬分珍惜依塊膠布所給他“I can do it"的重大意義。

4. 在每一次也有塞車的場景,小男孩每一次也加添一點進展在情境中減少界限和不耐煩之間的矛盾。孩子在遊戲室常常為自己的難題一點一滴加添資源,界限要清清晰晰,不耐煩的求救也要被聽見,矛盾雖是不能避免,但孩子會自己找到面對問題其中的信心。玩得出,就可以面對。


男孩對自己的耐性,對遇上困難的信心,在這Gym room 每個星期的默默起動,治療在其中帶來點點的轉變。


#遊戲治療

#焦慮和易怒

#信心和耐性




7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狼來了》嘅故事教導小朋友要誠實,但係由小朋友開始學識咗講大話,就一發不可收拾。家長覺得一定係小朋友學壞了,擔心佢之後形成惡習變得成日講大話?又或者小朋友講大話越來越叻,大話一個蓋一個,根本分吾清佢邊句真邊句假。小朋友講大話,係咪知道自己做錯,為了逃避懲罰、逃避我們的責罵而講的嗎?背後真正的動機和原因是甚麼? 小朋友擅於觀察、學習,通過觀察人們的行為而構造出自己的行為模式。在某些情況家長的教養行為

小男孩🧒在遊戲室常常活現飛機失事,一架架戰機、直升機失控地墮入沙池🛬🚁🛩 遊戲治療師👩留心留意撞毀嘅細節,其實每架都盡了每最後嘅力去控制令傷亡減到最少! 👩“就算失控無可避免,事件不斷發生,每個都好努力去做最後嘅控制,好驚險中都見到每個嘅努力!” 小男孩🧒鬆了一口氣,說:“全部傷者得到救援,準備上機” 另一邊救援機組到達。 👩“有時失控嘅事救唔返,全部人救得返,可以重頭嚟過,仲有希

「毒親」一詞源自toxic parents,指的是對孩子帶來負面影響的父母。家長不自覺的行為或管教方式,有可能會一不留神便產生了對孩子的傷害,包括各種過分操控及高壓教育。 完美主義父母以「為了孩子好」為名,完全不顧孩子的感受與想法,將自己的價值觀完完全全地套用在育兒方式之中。對孩子的行為表現有著極高的期望,對所有方面都精益求精。為提供「最優質」的教育,有時候力臻完美的家長會過分灌輸自己所追求的價值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