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自閉症孩子偏食,是因為家長管教出現問題嗎?

不少老師和家長都會因為孩子偏食而苦惱。以下的圖片描述了自閉症孩子的偏食情況:
















以上的情況雖不能完全描述所有自閉症孩子的偏食情況,但雖不中,亦不遠矣。倖存生還的,只有飯麵河粉,精製麵粉食品,部分肉類蔬菜,蘋果,香蕉,特定醬汁等,其他食物,如士多啤梨,味道較出眾的蔬果,瓜類,魚類海鮮,湯類,無一倖免。


解釋:不同於餅乾(當然要是同一款式),每一顆藍莓(或士多啤梨等其他蔬果)都會有不同的口感(texture)、酸度(acidity)、香味(aroma) 等,這種食物的不可預測性 (unpredictability) 衝擊著孩子的味蕾,自閉症孩子更感難以預測,成為他們抗拒、拒絕探索某些食物味道的主要原因之一。


最新科學研究指出,偏食背後,除了是孩子「不願嘗試」、「固執硬頸」,也可能是孩子遺傳著獨特而高度敏感的味覺,情況就像味蕾能將少量不好的味道放大好多倍;因此無論怎樣又勸又鬧,都不肯吃。部分人覺得芥蘭特別苦、能嘗到脂肪稍微變質的味道,和吃到少量胡椒卻像火燒一樣等等,可能都有著同樣的問題。研究也指出,亞裔和非裔有高敏遺傳的,比白人為高。因此偏食可能是遺傳差異之一。


以下方法有助解決偏食問題:


1)了解到孩子偏食的原因可能來自遺傳差異,因此接納和包容偏食,避免因為偏食而責罵、奚落和強迫,在孩子感興趣前提下,只鼓勵孩子嘗試少量開始。這有助減低每次用餐繃緊的情緒,也可間接改善親子關係。


2)孩子動手DIY,讓孩子參與採購、烹調的過程,不僅可以享受親子一起做菜的樂趣,也會讓孩子樂於品嘗自己努力的成果,也能讓孩子多吃一點點少吃的食物。


3)減少零食:五花八門的零食對大人小孩都極具誘惑力。如果養成常吃零食的習慣,會導致腸胃道缺乏必要的休息,引起食慾下降,消化功能減弱的問題。家長亦應減少在家中孩子面前吃零食,避免「有樣學樣」。


4)以較人性的方法、循序漸進地解決孩子偏食,例如一,混和少量食物,漸進地增加份量;二,把生果(如上述把藍莓) 打碎成汁,增加可預測性。如果孩子都仍然抗拒,可考慮替代方案改善孩子的營養問題。本中心的註冊營養師可協助孩子設計餐單,攝取更均衡的營養。




周聿琨 教育心理學家

377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狼來了》嘅故事教導小朋友要誠實,但係由小朋友開始學識咗講大話,就一發不可收拾。家長覺得一定係小朋友學壞了,擔心佢之後形成惡習變得成日講大話?又或者小朋友講大話越來越叻,大話一個蓋一個,根本分吾清佢邊句真邊句假。小朋友講大話,係咪知道自己做錯,為了逃避懲罰、逃避我們的責罵而講的嗎?背後真正的動機和原因是甚麼? 小朋友擅於觀察、學習,通過觀察人們的行為而構造出自己的行為模式。在某些情況家長的教養行為

小男孩🧒在遊戲室常常活現飛機失事,一架架戰機、直升機失控地墮入沙池🛬🚁🛩 遊戲治療師👩留心留意撞毀嘅細節,其實每架都盡了每最後嘅力去控制令傷亡減到最少! 👩“就算失控無可避免,事件不斷發生,每個都好努力去做最後嘅控制,好驚險中都見到每個嘅努力!” 小男孩🧒鬆了一口氣,說:“全部傷者得到救援,準備上機” 另一邊救援機組到達。 👩“有時失控嘅事救唔返,全部人救得返,可以重頭嚟過,仲有希

「毒親」一詞源自toxic parents,指的是對孩子帶來負面影響的父母。家長不自覺的行為或管教方式,有可能會一不留神便產生了對孩子的傷害,包括各種過分操控及高壓教育。 完美主義父母以「為了孩子好」為名,完全不顧孩子的感受與想法,將自己的價值觀完完全全地套用在育兒方式之中。對孩子的行為表現有著極高的期望,對所有方面都精益求精。為提供「最優質」的教育,有時候力臻完美的家長會過分灌輸自己所追求的價值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