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復課要準備甚麼好?(家長篇) / 文:廖坤怡 (教育心理學家)

由一月底農曆新年開始到現在,很多學童都放了一個比暑假更長的悠長假期,心情也較輕鬆,玩樂時間也較多。但由於放假太久了,面對即將來臨的復課日子,他們作好心理準備了嗎?


為了讓孩子能更安心地重新投入學校生活,以下是一些小貼士:


(一) 調整作息時間

平時上課的日子是需要每天早起床的,因此家長可以趁這段時間,慢慢循序漸進地調整孩子的起床和睡覺時間, 例如開學前幾天至一星期前,每一晚都早睡半小時,而到另一天早上則每天比前一天早起十五至三十分鐘,從而按步就班地協助他們重新培養早睡早起的習慣。

(二)重溫每日時間表及課堂規則

建議家長可在開課前一星期左右,每天拿出家課冊,與孩子重溫每天的時間表,並與孩子一起討論每堂需要用的書本及相關課堂用品。況且,在家中上課久了,習慣了無拘無束的生活,有些學童難免會忘記了課堂應有的規矩,家長亦能趁此機會與孩子重溫每一節上課的情境,以及提醒他們一些重要的課堂規則。


(三)整理物品

趁開課前幾天至一星期這段期間,家長可教導孩子一些整理及收納物品的方法,例如功課及學校通告回條等等放功課袋、不同科目的工作紙順序放入不同的文件套、按家課冊時間表執書包等等。有些高年級的學童或許早就已經學會了,但由於放假太久,家長也可以讓他們重溫一下這些方法。


(四)聆聽孩子心聲

每天找個時間間, 即使五分鐘也好,聆聽孩子的心聲,聽聽他們對復課的看法及感受。對於孩子所說的,家長可先抱不批判的態度聆聽,不須急於給予個人意見或講道理。若孩子未能用言言準確表達心情或想法,家長也可透過孩童的畫而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及想法。


(五)留意孩子的焦慮情緒

除了聆聽孩子的心聲外,亦同時要留意他們的情緒變化。若發現孩子在這星期內開始表現焦躁不安或悶悶不樂的話,甚至更表達不想回校上課,家長不須急於向孩子講道理或訓斥。相反,家長可透過一些簡單的輔導小技巧去更深入了解孩子內心想法:

  1. 積極聆聽 (active listening) – 暫不回應、中途打斷或給予意見,只專注聆聽,同時留意當中孩子的表情、情緒變化、語氣、身體語言。

  2. 回應時,先把孩子的焦慮不安正常化,以表達同理心: (例) 停左咁耐課,下星期就開樂,比著我都可能會唔習慣。

  3. 反映情緒(reflection) : (例) 我先頭聽到你講,聽到你覺得好擔心 / 緊張 / 不安,不如你再講多啲比我知丫。

而當了解孩子更多的想法後,家長也可以表示欣賞孩子的坦白,好讓孩子日後更願意分享內心想法。


(六)與學校老師緊密聯繫

若家長發現孩子對回校有很大的擔憂,不妨在開課前主動聯絡學校老師,讓老師知道孩子的情況,以提供合適的支援。不過,當發現孩子持續地受到情緒困援擾時,便需進一步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了,例如請求學校聯絡社工或教育心理學家。

78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